撞击法是指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获得足够的惯性后,脱离气流撞击于固体平板上的一种采样方法,这类采样器能作空气微生物的定量测定。
固体撞击式采样器最常见的是安德森(Andersen)采样器。此外,还有我国自行研制的JWL型采样器、THK系列和MTM系列采样器、英国的Casella裂隙式采样器等。
Andersen采样器是一种6级筛板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,通过模拟人体呼吸道的结构及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采样。Andersen采样器由6个带有400个微细圆形孔的金属撞击圆盘组成,每个圆盘的圆孔孔径由上到下递减,而气流速度则由上到下递增,盘下放置装有培养基的平板,使空气微生物气溶胶颗粒按其大小逐级撞击在6层培养基平板上。
Andersen采样器各级捕获的微粒直径为:第1级>7.0μm;第2级4.7~7.0μm;第3级3.3~4.7μm;第4级2.1~3.3μm;第5级1.1~2.1μm;第6级0.65~1.1μm。
敏感性高。由于Andersen采样器采样流量不大, 并且能够让采集到的活性颗粒立即进入有利于繁殖的条件。
采集粒谱范围宽。Andersen采样器可采集粒径在0.2~20μm范围内的微生物气溶胶
采样效率高。在适宜的采样范围内,Andersen采样器效率非常高,尤其是采集空气中的感染颗粒,即呼吸道易沉着颗粒。
Andersen采样器的缺点:
容易引起误差,因为存在壁损失,颗粒从采集面滑脱和被打碎等。此外,Andersen采样器不适用于压力敏感型微生物,同时采样步骤较为繁杂,所需营养琼脂平板也较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