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 15666919875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解决方案  >  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细节

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细节

更新时间:2025-11-0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7
  以下是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细节介绍:
  一、工作原理
  气相色谱法:样品在载气推动下进入色谱柱,甲烷因保留差异分离并进入FID检测器;随后切换阀将剩余组分反吹至检测器,通过“总烃-甲烷=NMHC”公式计算浓度。该方法选择性高,可消除干扰物影响,适用于复杂废气体系。
  催化氧化法:利用氢气与除烃空气燃烧生成的火焰为能源。当有机化合物进入火焰时,在高温下产生化学电离,形成离子流。这些离子流经过放大后,转化为与进入火焰的有机化合物含量成正比的电信号。
  其他辅助技术
  预处理模块:采用加热采样管(120-180℃)去除颗粒物,Nafion管除湿。
  富集技术:针对低浓度样品(<0.1mg/m³),低温冷阱富集提升检出限。
  二、使用细节
  准备工作
  环境要求:需在温度(20±5)℃、湿度≤75%的无磁干扰环境中运行。
  仪器检查:确认外观完好,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。
  气源管理:若仪器需外接气源,需确保气源纯度符合要求。同时检查气路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泄漏。
  校准事项
  零点校准:通入零气,等待校准完成,确保基线稳定。
  量程校准:使用标准气体(如丙烷或甲烷)进行量程校准,确保测量准确性。
  定期校准:建议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校准,使用频率高或标准气体测定示值误差超过10%时,应增加校准次数。
  测量操作
  直接进样:将采样管前端尽量插入到待测空气或废气排放口中心位置,启动抽气泵,抽取样气清洗采样管线2-3分钟,待仪器运行正常后即可读数。
  气袋采样:对于不适宜直接测定的废气,可先用气袋采集样品,采样后避光保存,加热至120℃,再连接仪器进行测试。
  连续测量:若需连续测量,需确保气体流速稳定,避免过大或过小,仪器稳定后,按下“测量”键,开始自动测量,并在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。
  数据处理
  数据存储:仪器内置大容量存储器,可存储多组测量数据。
  数据导出:可通过USB接口,将数据导出至电脑进行进一步分析。
  维护保养
  清洁保养:每次使用结束后,清理采样探头和过滤器,防止残留物影响下次检测,使用柔软的布擦拭仪器表面,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。
  部件更换:探头前段过滤器在发现明显变脏时,需要更换,也可每个月定期更换。更换后的过滤器用乙醇超声清洗,可重复利用。
  关机操作:按下“关机”键,仪器将自动关闭,长期不使用时,建议关闭电源开关并覆盖防尘罩,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仪器性能。
 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凭借多种工作原理协同运作,在严格的使用细节把控下,能够精准地对非甲烷总烃进行检测,为环保监测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,助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。